2007年12月12日星期三

解题

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的出处:

黑色星期五不像我们小时候所想的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 黑色星期五其实指的是每年感恩节(Thanksgiving)后的那个星期五。为什么那个礼拜五是黑色的呢?因为那天美国所有商店(最主要是电器)都全面大减价,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顾客。顾此,很多商家在那天都会盈利。 黑色在商家来讲就是盈利,而红色则是亏损。




Read More......

2007年12月11日星期二

我的近况

很久没有更新我的博记了。有很多东西想和你们分享,却一时间无从入手。

还是先说说美国即将来临的圣诞节吧。这可是美国人最看重的节日。从11月份的感恩节(Thanksgiving)一直到圣诞节前,是美国一年最繁忙的购物月。 商场里挤满了人,真可谓人山人海。我来美国多年,都是以局外人的心态来看这一场的血拼。其原因有二:

一是每年商品最大的折扣都是出现在圣诞节之后。我们既没有一定要在圣诞节互赠礼物的习惯, 就没有必要和大家拚个你死我活了。二来嘛,本人性急,东西买了回来,也没有什么耐心非要把东西留到节假日什么的才送人。如果留个一头半月才拿出来,别人还没有急死,我可快被憋死掉了。这可能是小时候爸爸妈妈非要等到新年才让我们穿半年前就买好的新衣服留下的阴影吧,,,

不过,我这个局外人今年看来也要加入战场了 - 儿子幼儿园的班上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礼物交换:每个小朋友都要买一件礼物送给另外一个小朋友。当然,买礼物的责任就落在老爸老妈身上了。

啊,对了,有没有人知道“黑色星期五“的来历?

下回分解

Read More......

2007年7月6日星期五

游玩散记

采草莓


美国有一些开放式的农场近年成为很多人喜欢去的地方。在这种农场你可以亲自摘水果和蔬菜,体会一下郊外的田园风光。刚来马里兰的时候,到处打听之后,发现原来在离我们家大约40分钟的地方就有一家这样的农场,叫Larriland Farm。到他们的网站看了一下,原来他们是一个果园,还种一些时令的蔬菜。正合我意,于是驾车前往。一去我们就爱上了那里 - 过去的三年每年夏季我们都到此一游。采过许多不同的水果,可是每次都和草莓擦身而过。因为草莓 (Strawberry) 收获的季节很短,大概只有在六,七月间的几个礼拜。所以每年只听见草莓季节到了,还没有来得及行动,采草莓的时候就已经过了。今年终于给我们赶上了。六月二十九号,礼拜五,休假在家,中午时刻,我们就驾车到了农场,下了车,还没有走近草莓地,已经闻到浓浓的草莓香味了。草莓的枝叶长得不高,草莓成熟了后都把枝子坠到地上,所以如果不及时摘下来,遇上雨水,就很容易坏。我们分头,采了差不多5磅(大概4斤多),已过了一个多小时。等儿子嚷着要走时,我们就打道回府了。


Read More......

2007年6月11日星期一

论白与黑

中国人喜欢皮肤白, 这已是共识,不难从每天日常的小事上看出来: 各样的美白化妆品,护肤品比比皆是,你很难找到一个中国女孩的家里没有一瓶这样的东西的。从语言习惯上来举例:广东话洗澡叫“洗白白“,还有形容女孩子美叫“白里透红“, 例子举不胜举。有趣的是,中国和美国对于”白“的概念是那么的截然不同,作一个比较,你会发现一些很好玩的事情。

首先,在美国你不能太白,因为美国人认为太白是缺少户外活动的缘故,是不健康的标志。记得前一段时间我回纽约的时候,穿了条半身裙,正度步在唐人街上,欣赏着久违了的人民群众和他们繁忙的买卖时,姐姐从后面跑上来,悄声说:”你的腿太白了,白得反光耀眼,从老远就可以看见。“ 赶紧问一下在旁的老公,他也同意,”嗯,是太白了,,,“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图像:两根白得耀眼的大萝卜正穿梭在人群当中,,,


有需求就有供应,美国人解决太白的方法有二。第一个方法是刚好和中国的”漂白“想法相反,美国的是”漂黑“ (Tanning Formulas)。你可以购买美黑护肤品,涂了就会让你的皮肤黑上一圈。美黑产品价格有异,是根据持久程度来定的 - 有些可以让你黑一个礼拜, 有些可以一个月, 越长就越贵。而第二个方法就是去渡假。所以很多美国人去渡假的概念就是去沙滩晒太阳,象沙丁鱼似的,把身上皮肤烤得黑上一圈。回去上班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同事来羡慕的问:”晒得好漂亮呢,去哪里渡假了?“

因为我睡觉的时候很喜欢把腿搭在老公身上,所以刚结婚时我开玩笑的问他:”你觉得你身上的黑色素会不会跑到我身上来,让我也变得越来越黑了?“ 他回说:”很有可能哦。“ 现在想来,是不是可以把解决白萝卜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呢 - 那是最省钱省力省时间好方法啊!

Read More......

2007年6月4日星期一

于纽约和马里兰的不同有感

星期六老公受邀去纽约参加一个好友的毕业典礼,想想路途遥远 - 从马里兰到纽约来回车程要8个小时以上 - 而且一家人也不想在周末分开, 在实在不好推却的为难下,想来想去,最后一家人在礼拜五下午决定连夜开车去纽约。于是,等儿子吃饱晚饭,帮他洗了个澡后,匆匆地收拾了衣服和需用品,于傍晚6时半开车前往纽约。当晚11点45分到达纽约父母家。

在马里兰(Baltimore, Maryland)不知不觉已有三年。如果说第一年我在 (按我老公的说法是) 努力地疯狂地发掘中国菜市和餐厅 - 谁能怪我呢?当时我正在怀孕,连做梦都在想吃的 - 那么第二年我就是在努力地发掘马里兰的可爱。 第三年下来,我们就已经有点游哉优哉了。



刚来马里兰州时,很诧异于当地人的慢节奏: 从守门的警卫到超市里的收银员,他们很乐意停下来和你问好交谈。这是我在纽约所不曾见的 - 在纽约哪里你看到的都是匆匆忙忙的人群,甚至有人问路,他们也不会停下来,只是稍稍缓慢一下脚步,一边走,一边很快的给你一个方向。纽约人在美国早已享有“冷漠,粗鲁”的名声。我有次曾问我的同事 - 她生长在马里兰 - “纽约人在你们的心目中真有那么差劲吗?” 她很诚实的告诉我:“是的,纽约人的形象真的是很糟糕。” 我在纽约生活超过十年,在同事的眼中也是个纽约人。分析起来,我觉得纽约人的坏名声有二个主要来源: 一是生活处于高压状态。从早上上班挤公车地铁 - 纽约人平均一天来回花2个小时在路上 - 到上班压力大竞争激烈,整天都处于一个非常忙碌的状态。二是人口密集,是各种文化的大熔炉。从吃饭到购物,各式各样的品种选择很多。人事生活形态各异,所以见惯不怪,寻常事很难引起纽约人的注意。

不过生活压力大不大,是每个人自己的感受。我在纽约的家人和朋友对于我的高压理论不以为然, 生活的多元化对他们或者是更为重要吧。然而,当我的马里兰州同事向我报怨说马里兰的生活压力太大,节奏太快时,我不禁哑然失笑。

我是到了马里兰才真正体会到纽约的压力。我现在上班的地方离家里只有5到10分钟,没有了挤地铁的拥挤和压力,慢悠悠的回到家中,做几个自己爱吃的菜,因为回家得早,还可以和儿子去去图书馆,游游泳什么的,生活变得很轻松。头一年我对这种转换有点不知所措,就象一个人从忙碌中突然停下来,一下子不知道做什么好的感觉。可慢慢地,当这种悠然完全地浸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的爱上马里兰。

星期天深夜12点半,当车慢慢地开进我们安静的小区时,我内心充满平静,感恩,终于到家了。

Read More......

2007年5月31日星期四

忠心耿耿

话说近日,和老公两人在家里晚饭后为了一些事在大声的“讨论”之际,一人在厅中,一人在厨房,儿子忽闻妈妈语调提高,说话急速,急忙丢弃自己的玩具,跑来看个究竟。一看之下,唯恐妈妈处于下风,咚咚咚冲进厨房 - 爸爸所在之处 - 指着爸爸,一脸严肃的说:“爸爸你不好!” ("Daddy, that's not nice!“)。 我在啼笑不得之余,也很感激儿子的忠心。更加知道自己做妻子的功课不可疏忽了-这直接影响儿子和自己老爸的关系。朋友们,你可有同感?

最近一个讲道提到,妻子最吸引丈夫的地方是 - ”长久温柔,安静顺服的心“。

彼得前书3:4 -5:
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以此为妆饰,顺服自己的丈夫。

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Read More......

2007年5月22日星期二

动物园之游 - 五月十九日

星期六,一家三人吃完中饭后,遂开车去了位于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 (Smithsonian National Zoo). 这是美国少有的有大熊猫的动物园之一。可惜的是,我们从一点钟到四点多,还只是徘徊在近门口的几个景点,后来我实在是太累了,只好放弃看大熊猫,一家人往回开。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觉得此游满有收获的。


假山瀑布




儿童教育农场(Kid's Farm) - 有一些农场上常见的动物,如牛,羊,还有驴子。小孩子可以排队进入喂养圈去学习照料一些动物 - 我们这次只看到山羊和驴子。我才发现原来驴子是这么矮的 - 只有到我大腿那么高。










懒懒的海狮和一池塘的乌龟







Read More......

友人的五月中国游

最近有一个朋友回了中国游玩了两个礼拜 - 游了北京,上海,昆明和四川的九寨沟。她一走,我就极盼望地等着她回来分享她的见闻 - 虽然不能身临其境,可是听听也是很有滋味的。上个礼拜她回来了,用一句话就总结了她的这次旅游:“嗯,我在中国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玩的时间很少,,,” 唉!

“那吃了什么好东西了没?”
“没有什么印象呢,”
唉!唉!!

“对北京有什么印象?”
“我大部份时间都在家里呀,”
唉!唉!!唉!!!

最后她分享了她的买药记:

去完九寨沟下了山,导游就建议去参观药厂 - 那个药厂专卖一些不常见的中草药,例如什么雪狗肾,红蜘蛛的丝,总之是都是些闻所未闻的东西。药厂外还有一些医生免费在帮看病。那他们就找了一个医生,叫他来帮他们看看。那个医生号称是只要看手就可以看出你有什么病的。看了几分钟之后,就给他们开方子。一埋单,傻眼了,开了5万多块的药!他们惊问:“为什么这么贵?!” 然后那个医生就解析说给他们开了10年的贵重药材 (哪有一个方子一开开10年的?), 看到他们摇头说太贵了,就说那就开少一点吧,再给你们折扣,3万多,卖药的还催促他们说:“可以刷卡,刷卡吧,刷卡吧。” 我的朋友就糊里糊涂地付帐了。唉,听得我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后来他们就抱着一大包重达20, 30斤的药材去了成都。回了成都后,越想越不对劲,再说也很难带回美国,遂打电话给那个药厂,要求退药。然后第二天就把药再邮寄了回去,这才了结了此事。

Read More......

欢迎!请参与留言




奇恩长大得好快。我想把我们生活的一些点点滴滴记录这个Blog里,这样也便于我和朋友分享。

奇恩现在最喜欢的人是妈妈 - 从洗澡到睡觉,总是说“我要妈妈,,,”
现在他常说的话是:



  1. “Daddy/Mommy is not nice" - 爸爸妈妈教训他的时候;

  2. "It is mine" - 和别人争玩具的时候;

  3. “I want rice" - 肚子饿了;

  4. "Hitting is not nice" - 重复我们教他不要打其他小朋友的话;

  5. "Reach shares, it is nice" - 这是他最近的稚语。

主耶稣,为着奇恩的成长我们感谢赞美你。求你保守这个孩子,让他一生跟随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