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8日星期五

我们在法国 - 日记01/16

班机出奇的顺利 - 起飞和降落都是按照所预定的时间。本来担心的晕机却没有发生,只是降落时舱内的压力弄得耳朵非常的难受,甚至刺痛。老公和奇恩没有太大的反应。整个过程很是平稳,特别是当飞机上升到预定的最高点,开始平行直飞时,感觉就好像在坐巴士一样,只是少了红绿灯。在飞机上唯一的痛苦是没有办法入睡,就连奇恩也是如此。

当地时间早上11:45,飞机安全降落。出到机场,机场的结构和建筑和美国的机场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竟觉得好像只是到了美国的另一个州而已。在舱外等候奇恩的小推车,一个工作人员走过来用法语问我是不是在等小孩子推车,虽然我的法语能力几乎是零,凭着他的手势和一套自我发展的英翻法能力,嘿嘿,难不到我的!

在机场里迷迷糊糊地转了半个小时,终于拿到了我们托运的行李,三本护照一晃,就出了法国移民处,连个留念的盖章都没有,真是省油墨啊。侯客室,老公的表妹从人群里欢呼着冲出来,激动地给了Mabo一个大大的拥抱,接着急唧咕唧咕的讲了一通话,再来个标准的法国二面亲(顾名思义,就是左右脸蛋各亲一下)。我有样学样,也给了她个二面亲,嘿嘿,不禁觉得还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来得简单,一个点头,握握手,方便啊!

老公的表妹和她的一个朋友来接的我们。出了机场,一路沿途开车去旅馆,发现很多地方和纽约的某些区竟然很相像。巴黎下着毛毛细雨,天是阴的。

到了旅馆已是下午1点半, 我们已经没有精力再往外跑了,先补觉再说!

睡了我们的第一个法国觉起来,已经是当地时间下午5点半。天已经黑了。儿子还在那里昏昏入睡,老公也还是睡眼朦胧。但是我们怎么能浪费在法国的第一个晚上呢?于是,在我英明果断的带领下,半开着眼的老公和儿子被我拉着一起去压法国马路。

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街道上华灯已上,巴黎像个梨花带雨的美人,有着一层朦朦胧胧的美。习惯了美国街道的宽阔,巴黎的街道显得狭窄和多元化。人行道, 车道,单车道,虽然不宽,却划分得井井有条。在地铁出口的不远处几乎毫不例外的都有单车出租的地方,完全自动化,只要往机里入钱,拿到一张卡后,就可把自行车取出。我们正在一边说着看来纽约也可以采用自行车出租来缓和交通问题,一个身穿皮衣的美人骑着一辆单车徐徐地开近租车的地方,身手斓熟地把车子归回到地上固定的铁柱子上,啪,车子就被吸住锁了起来。一连串动作轻松自然,没有半点雨天骑车的狼狈。我在一旁看得不禁嘀咕,要不要也租两部单车去体会体会在法国雨中骑车的浪漫?这时儿子不懂情趣的加了句:“妈咪,我要吃烤鸡块(Mommy, I want chicken nuggets)。" 老公无条件附和。我从浪漫的幻想中回到现实,看来有这两个超级现实主义者在,浪漫注定与我无缘。

这才发觉饥肠辘辘。出旅馆的时候,前台小姐建议了一家离得不远的餐馆。我们此时便按着她给的方向走去。走了不久就看到一条小小的运河,餐馆就在运河的另一边。一道天桥连接两岸,天桥看起来历史悠久,拾级都是用青石铺的。我们抱起儿子过了天桥,来到餐馆门口,在外张望,发现里面空无一人。老公马上断言:“肯定是太难吃,没人来..." 至于吗?那个前台小姐可是很推荐的 --- 旅游第101准则不是说吗:吃当地人所吃的。可实在不想在空荡荡的餐馆里吃饭,“好吧,”我有些丧气。正要往回走,淅淅沥沥的小雨突然哗啦啦的变成倾盆大雨,我和老公对望了一眼,看来我们要赌一赌了。 当我们收拾好心情转身进店,准备看他们该是如何受宠若惊的来迎接今晚的第一批顾客,老公问了句有没有人,厨房里出来一个扎着小辫子的高高瘦瘦的男人,看了我们一眼,说:“我们晚上7点45分才开门." ^_^|| 对了,忘了书上讲的大多数法国餐馆从2点到傍晚6,7点之间都关门。

只好往回走。终于在一条车站附近的大街上,哈,被我眼光锐利的发现了有两个中国人走在我们前面 --- 中国人都是喜欢吃的,问他们就知道去哪里吃啦! 一问之下,Bingo, 会讲国语!在他们的指点下,15分钟后,终于,我们一家三人义无反顾的,昂首挺胸的走进了一家餐馆。餐馆外面打着大大的霓虹灯 --- 新世纪中国餐馆!! 我们满满的要品尝法国美食的雄心壮志终于无可救药的在中国美食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没有评论: